骑进俄罗斯,感受异域风情

骑进俄罗斯,感受异域风情

骑进俄罗斯,感受异域风情

  一位骑友在2014年7月14日CCTV-4《华人世界》节目中,看到了一则新闻报道:一个名叫李瑞的成都小伙,放弃年薪30万元的工作,骑着一辆红色的朦太奇一马平川CT7自行车,用时2年半,骑行21499公里,穿越五大洲28个国家。于是,他的心被撩动了,积极鼓动我们,为什么大庆人就不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呢?

        心若相通,一句话就足够。何况我们这帮人本已心在野,对阳光、雨露、泥土、汗水、自由和神秘的渴求远胜过对房子、车子、票子、位子和面子的追求。说走就走,能走多远走多远,想走多远就走多远!

去俄罗斯?

        我们心中,俄罗斯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度。横跨欧亚大陆、面积世界第一、超级大国,这些字眼都是她或曾是她的标签。五十年代中苏蜜月时期,苏联电影、歌曲、俄语、芭蕾舞、电器都是当时的社会时尚品和奢侈品。中苏断交后,尤其是前苏联解体后,俄国慢慢被淡忘,大多数人对她的现在已经很陌生。我们对她的印象是粗线条的,似乎这个五十年代的贵妇人经不住岁月的打磨,已经衰退了,风光不再。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体格强壮、性情粗野的沙皇,身材火辣性感无比的俄罗斯美女,“青草白雪盖、破车跑得快、姑娘大退露在外、工作全是老太太”的俄罗斯,现在究竟是什么模样呢?

向往与出发

 

        据说俄罗斯姑娘,高挑、挺拔、苗条,像水杉一样,臀部很短,叉开的腿很长,就像圆规一样修长。套上一截皮短裙,穿上一双短皮靴,大步走在街上,双脚交叉踩在一条直线上,目不斜视,长发飘飘,金黄透明,美丽而傲慢。

  目前俄罗斯男女比例四比六,女多于男。男人在这个国度很受宠,几乎每个男人都有好几个情人。在美国有一句俗语:“天堂是拥有美国的工资、俄罗斯的妻子、英国的房子、中国的饮食。”

        光凭这些描述,大家都已蠢蠢欲动,我们赶紧准备。线路从大庆出发,沿着301国道,途径哈尔滨市、尚志市、牡丹江市、绥芬河市,然后出国境,进入俄罗斯,计划骑行9天,骑行路程1600公里。我们准备了骑行服、头盔、手套、雨衣、打气筒、维修工具、备用胎等,甚至还有全新的山地车,再加一辆保障车。在查看地图的时候,我们发现从绥芬河市出境后有一段比较难骑的路程,需要联系好大巴车。甚至考虑到车友人数较多,过边检可能会有困难,需要先向他们作出申请,并提前办好签证。还尝试着取得俄方交警的协助,增加便利性。最后,我们把爱车“美容”一番,并把螺丝拧紧,把链条油添到位,把车胎气充足。

 

  2014年7月20日,在其他车友的祝福下,在大庆电视台镜头的全程追踪下,16位车友带着向往、期待、激动的心情踏上征程。我们希望能够接触到俄罗斯的灵魂,嗅到她的芬芳,感受到她的体温。

   

    

途中景和人

  古语云“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途中会遇到许多许多超出我们预想的困难。队伍出发的前四天都是阴雨绵绵的天气,视线变得模糊,阻力加大,摔倒的危险增加。每骑一段路程,队长都会通知大家检修一下坐骑,确保骑行安全。

   第一天,队长乐哥就不慎将脚踝扭伤,肿的一按一个坑,就是这样他还是坚持骑行。副队长酒妹在雨中骑行了一整天,身体严重失温嘴唇冻的发紫、手指麻木的不能变速...就这样她还不肯上车。最后大家都急了,硬是把保障车横在了路上强行把她拖下单车,大家连拖带拽的塞到保障车里...这就是这支队伍的两位队长,以身作则,处处为队友们着想。大伙为了这份向往,一旦启程,永不放弃!

        骑行也是快乐的,沿途会邂逅丰富多彩的美景。骑行第三天,队伍经过50公里的原始森林,树木郁郁葱葱,鸟鸣声在间隙里穿行,欢乐,愉快。这就是自由的魅力,我们的兴奋感被充分调动起来,小蘑菇给大家高歌了一曲。我们停下脚步,欢呼雀跃,再来一个煎饼卷大葱,享受至极。启程前,大家都用力地深呼吸一口这里没有功利气息、没有虚情假意、没有被压制的空气,感觉到由内而外的轻松。

        骑行会给我们带来许多陌生而又亲切的感动。当我们的车队到达哈尔滨时,当地的车友摆出长长的队伍,热烈欢迎我们的到来。许多人从未谋面,但却感觉很亲切,因为骑友们都知道,路人的一个微笑、骑友的一句鼓励、民众的一点帮助,都可以让一个骑在路上的人充满走下去的力量与勇气。

        在骑行快至尚志市亚布力时,已接近天黑,雨越来越大。队员们全身湿透,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一直在使劲蹬踩,仍感觉车轮像是被雨水粘在了地上,难以提速。正在我们焦急该怎么办的时候,上午在路上认识的当地车友打来了电话,说已经准备好了车,可以把队友们运进市区。这个声音,感动了每个人。

揭开海参崴的面纱

        7月25日,骑行第五天,车友们跨出国门,骑进期待已久的俄罗斯海参崴。我们都热血沸腾,终于可以去揭开她的面纱,听到她的心跳。

  

        美丽的山、美丽的草原、美丽的花朵、还有那美丽羊群,就是缺少了牧羊姑娘...

 

   不过不要着急,往有人的地方走,你就会发现——俄罗斯金发女郎!

 

  还可以免费合影

 

        男人虽然少,但还是有的

 

  这里的人们崇尚浪漫闲适的生活方式,每当周末或节假日便和家人驱车到郊外的别墅小住或海边野炊,餐肴未必丰盛,看重的是精神享受。包括年轻姑娘在内,妇女吸烟、喝酒的现象到处可见,当然,普遍还讲究文明。绝不会随处扔烟蒂,而是在烟蒂筒和垃圾筒旁边吸,婷婷地站在那儿,用纤纤细手夹着香烟慢条斯理地吞吐着烟雾,烟吸完了将烟蒂甩到烟蒂筒方才离去。在海参崴,无论老人、青年还是孩子,都非常文明、礼貌。排队,已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因此,无论商店、车站、还是露天市场,总是秩序井然。这里的俄罗斯人生活节奏别具一格,上班不迟到,下班准时走,凡事不急不躁。说个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起重机起重,停在半空,下班钟声敲响,司机停机下车,换上西装、扎上领带,走人。板块式的时间分割非常稳固、清晰,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恬静而从容、自然而简约,非常懂得享受人生。

  俄罗斯人很友好的,他们除了会自已国的语言,大部分年轻人都会英语,所以很好沟通。 

  看!这小屁孩,他的表情似乎在说“咦,这些人怎么跟我们长的不一样?”

        这就是海参崴的人民,也是海参崴的风景。

        在这里,还可以去逛一逛具有标志性的景点。

 

  这是在二战期间,由苏联工程师设计,在美国制造的蒸汽机车,从海上运到苏联,1963年前,这种蒸汽机车一直奔驰在西伯利亚大铁路。

 

  为纪念战争年代的铁路工人,1995年二战争胜利50周年之纪,设立了这座实物纪念碑,在这座纪念碑刻有9288的标志,这是贯穿俄罗斯的大铁路东端终点的标志,表示自此到莫斯科的距离是9288公里。

 

  符拉迪沃斯托克军事历史博物馆,坐落在船厂岸边,二战期间,太平洋舰队与德国法西斯在海上和陆上进行了殊死战斗,C-56近卫军潜艇,这艘潜艇在二战中英勇善战,共击沉战舰十艘,重创四艘,立下汗马功劳。

 

  置身其中,仿佛亲临硝烟弥漫的战场,强烈感受到苏联海军的辉煌。

 

  为纪念英勇牺牲的战士,纪念广场中央常年燃烧着长明火

        面对一个充满征服欲的游牧民族的后代,在结婚或一些重大节日里都会自觉地想到那些为俄罗斯开拓疆土、捍卫尊严而捐躯的先人。再看看那个对中国造成极大伤害的国度,也是有着众多的国民在不同的值得纪念的日子去参拜靖国神社。而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虽然在近代被俄罗斯侵吞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目前连东海、南海也有被逐渐蚕食的危险下,我们却没有一个大型的祭坛来纪念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以激励后人为国家利益去献身;即使是在国家规模最大的“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里,我们也很难目睹那些在抗日战争主战场上牺牲的国民党将士的往日风采。抗日战争的结束,让中国从积贫积弱中走出来,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腾飞,可我们对先烈的缅怀却一直没有完全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感怀归感怀,既然来了,那就要体验得透彻一点。还可以去逛逛当地集市,做一回海参崴市民。

 

  你还在遛狗吗?OUT啦!要溜这种动物才上档次,逛街的时候可以驼东西,累的时候还可以骑一骑。

 

  巨大的螃蟹,很好吃的样子。这边没有讲价这么一说,所以选中哪个,向营业员指一下就OK。海参崴的物价偏高,小瓶可乐约和人民币10元。人民币对卢布的比例是1人民币换5.8卢布。1000卢布(接近200人民币),在这边的超市基本买不了什么东西。

        再来瓶啤酒,坐着谈谈人生。记得二战时期的斯大林曾说过,即使不能保证我们的战士每顿都能吃上饱饭,但绝对能够保证供应每人二两伏特加。那时候的伏特加可是烈性酒,而现在的俄罗斯政府规定伏特加的酒精度不得超过40度,但俄罗斯导游说一般男人一晚能喝六斤,可见俄罗斯人的酒量实在是有点大。

挥手,回国

        恋恋不舍,但还是要挥手告别这个地方,因为这里不是我们家。

 

 

  骚年,来中国吧,给你换辆质量好的MOTACHIE自行车,你就不用再露出那痛苦的表情了。

走咯,搭车回家。

        有一些中国人提出这样一个一厢情愿的设想:如果中国移民几百万男子去俄罗斯,以中和俄罗斯当前性别严重失调的矛盾,岂不正好?可我们再细细想想:如果中国有着十万男子移居海参崴,那么这块曾经是中国领土的海港城市,还是纯粹的俄罗斯领土吗?说透点,就是俄罗斯人和中国长期以来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纠葛,阻碍着中俄两国之间的真诚交流。本来,有着游牧民族血统的俄国人从来就没有对华人真正友好过,即使是在我们一边倒地高喊“老大哥”的时候,他们也都不愿意遵照导师列宁的指示,将过去侵占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再说得严重些,俄国通过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抢走了东北和西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将拥有156万多平方公里国土的外蒙古从中华大家庭中分裂出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永远的痛,中国人要是忘记这段历史,那就是对先人的背叛。

        实际上,目前拥有俄罗斯纯正血统的人也只能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靠近欧洲的地方才有了,而在远离莫斯科的海参崴那是很难找到纯种俄罗斯人的。

        中国虽然拥有56个民族,但汉族占有着九成以上的绝对大比例;而仅一亿多人口的俄罗斯,却拥有着89个民族,且俄罗斯民族只占据着不到七成的比例,因而其民族矛盾相对突出,这也决定了俄罗斯人的宽容度只能是有限的。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矛盾,再次证明了俄罗斯人对外籍移民的担忧。

        作为较早开放的城市,海参崴对中国也是充满着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希望更多的中国男人去海参崴发展、去为海参崴的发展作出贡献、去缓解其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矛盾;另一方面,又害怕大批中国移民会改变当地的人员构成,导致海参崴成为俄罗斯的中国城。

        说到俄罗斯民族的征服欲,我们不妨顺便也介绍一下俄罗斯男人非常喜欢使用的一个名字--弗拉基米尔,这个名字的确切含义就是“控制世界”。可能因为大陆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革命领袖并被尊为伟大导师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尊重,不愿意破坏其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因而从未在正规的媒体上介绍过列宁的姓名所包括的真实含义。当然,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的领袖姓名也只是一个代号,但如果是希特勒统治下的国民,要是有众多使用“征服世界”等类似于“控制世界”这样的名字,我们就不得不加倍警惕了。在俄罗斯叫“弗拉基米尔”的人实在是太多,仅名人中除伟大导师列宁外,还有俄罗斯现任总统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世纪钢琴巨匠弗拉基米尔•霍罗维茨、俄罗斯现任空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夫等。

        面对众多的强势邻居,中国更需要有危机感。

        为了让自己变强,为了让国家变强,我们都需要走出去,去认识世界,去改变自己。

        这一路,我要感谢我的队友,感谢你们一路陪伴,不离不弃,默默奉献;我要感谢那些给过帮助的许多许多人,感谢他们提供的便利,让我们能够更顺利的完成骑行;我要感谢我的朦太奇1040爱车,感谢它伴随我走过风风雨雨,踏过漫漫长路。常怀感恩之心,感受更美好的生活。

        男人、女人,三十、四十、五十.......你觉得你老了吗?不!一辆质量好的自行车,一颗向往远方的心,出发,坚持!到最后我们惊奇的发现,车友不分年纪,我们同样达到终点!

        这一生,我们至少要做一件让自己难忘的事,让自己回忆起来感到自豪的事。热爱自行车,热爱骑行,体验更丰富的人生!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