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踏骑行姿势知多少?
大部分车友习惯用平踏骑行,但是新手们用平踏骑行骑一段时间会觉得脚掌非常酸痛,甚至第二天走路都困难。Why?是时候反省下脚掌踩踏的位置了!不正确的脚掌位置会加快体能的消耗,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怎么努力都骑不快、骑不远。不好的骑行习惯一旦养成,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无法体会骑行的乐趣甚至还可能失去对骑行的兴趣。骑自行车到底是用脚后跟、脚掌心、脚尖骑好?还是用前脚掌骑好?单车志带大家一起去了解骑自行车脚部的正确姿势!
用脚尖踩踏板
用脚尖可以训练自己高踏频,有助于乳酸的疏导,不过若长时间蹬踏,容易疲劳。而且用脚尖踩踏在追求速度的时候,还很可能使脚脱离踏板, 有失控危险,甚至造成摔车伤及自己。
用前脚掌踩踏板
这个姿势可以使脚上下摆动的幅度增大,从而带动跟腱拉动小腿后侧的肌肉运动,使整个肌肉群运动,不会感到吃力,亦省力,效率高。而且一般锁踏设计都是锁鞋扣在前脚掌,它相当于在车上装了一个减震弹簧,颠簸的地方不至于整个人都颠。
▲80.2%的骑乘者会选择前脚掌骑行
用脚掌中部踩踏板
在城市里的骑车族大都采用这个姿势,这是一个较省力的姿势,但是这个姿势不利于调动全部下肢肌肉参与骑行运动,由于下肢不能全部伸展,无法爆发其全部力量,而且脚掌中部要用力必须降低座位,遇到颠簸路面,人会不舒服。
用脚后跟踩踏板
由于受力部位的限制,基本上脚腕关节不能活动,因此控制腕关节的肌肉群不能在骑行中充分发挥它们的力量。在长距离骑行时,腕部肌肉不仅不能发挥它们的力量,还可能由于长时间肌肉紧张而引起抽筋。
正确踩姿大公开
平踏不同于锁踏,它不会将我们的脚固定在一个位置,所以在骑行中,脚的踩踏位置可以随时变动。踩踏的位置不同,效果也不同。一般来说,我们使用前脚掌,拇指球这个位置去踩踏,发力的感觉是最好的,效率也是最高的,以此为基础,基于个人习惯的不同也可以小范围的前后移动去选择最佳位置。
踩踏时用力要均匀,使它匀速转动而不是简单地使劲踩下去。骑车比较正确的方式是前脚掌蹬踏,具体的蹬踏方式主要有3种:(1)脚跟朝下蹬踏法、(2)自由式蹬踏法、(3)脚尖朝下蹬踏法,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自由式蹬踏法。
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脚尖稍向上,脚跟向下8-15度。这种方法在正常骑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数人在骑行过程中做过度性调剂用力时才使用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它的特点是肌肉在短时间内改变用力状态,得到短暂休息,达到消除肌肉疲劳的目的。
自由式踏蹬方法: 目前一些优秀运动员大都采用自由式踏蹬方法。这种踏蹬方法,就是脚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根据部位不同,踝关节角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脚在最高点时, 脚跟稍下垂8-10度,踏蹬力量是朝前下方;用力逐渐加大到最低点时, 脚掌与地面成平行状, 踏蹬力量最大; 再向下,用力逐渐减小, 进入下临界区, 肌肉开始放松, 脚跟略向上抬起, 脚跟逐渐上提到 15-20度; 当脚回转到与地面平行,往上行,脚跟又向上提起。重新进入最高点。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学原理, 用力的方向与脚蹬旋转时所形成的和周切线相一致,减少了膝关节和大腿动作幅度,有利于提高踏蹬频率,自然地通过临界区,减少死点,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对的放松,但这种踏蹬方法较难掌握。
脚尖朝下式踏蹬方法:目前不少运动员,尤其是短距离运动员采用脚尖朝下式踏蹬方法。其踏蹬特点:在整个踏蹬旋转过程中脚尖始终是向下, 这种方法踝关节活动范围较小, 有利于提高频率, 容易掌握, 但腿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不利于自然的通过临界区。
正确的脚部骑行姿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车辆的尺寸、车座和车把的位置,车友的身材大小及身体各部分的结构。因此,要正确处理车和人的关系,车友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喜好来确定到底哪个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