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企业家产业交流座谈会在成都召开
由中国自行车协会(CBA)旗下青年企业家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24首届海峡两岸青年企业家产业交流座谈会」,以”青年共携手同心创未来”为主题,邀请两岸20多位自行车企业二代,于12月3日-12月5日在天府之国四川成都召开座谈交流,会后并一起骑车体验成都著名的天府绿道自行车专用道。
2024年12月3日下午与会业者前往成都市体育局与副局长盛钢、文体局、文旅体局等领导,以及专家学者、当地企业代表及绿道公司代表进行小型座谈,深入了解成都的运动环境、骑行环境,以及天府绿道。说成都是一座运动城市一点也不为过,2023年才举办过世大运,2025年8月又将举办世界运动会。据了解,成都骑行人口规模已突破200万人,日均共享单车骑行人数超过220万人次,稳居全中国第一。2023年,中国自行车协会授予成都“中国自行车运动典范城市”荣誉称号。
2024年12月4日早上登场的「海峡两岸青年企业家产业交流座谈会」,首先由地主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刘素文致词拉开序幕,刘素文理事长指出,中国跟台湾地区的自行车企业二代、三代都陆续接班,期待两岸青年企业家都能有更开阔的世界观、加强交流合作、共创多赢,一起携手引领全球自行车产业健康发展。
刘素文理事长分析道,2024年1-9月中国自行车产量(规模以上企业)达2667万辆,同比增长31.4%。电动自行车产量3214万辆,较2023同期下降5.3%,电动自行车在今年遇到一些寒潮,如重大火灾事件。1-9月行业营业收入增长8.5%,利润增长6.4%。1-9月中国自行车出口量达3604万辆,同比增长20.4%,但出口总额仅增加0.2%,说明平均出口单价在下跌。零部件出口总额将近24亿美金,下降4.4%。刘理事长以”数九寒天难掩春意涌动,风雨磨难写就奋斗华章”勉励两岸青年企业家承先启后,再创新猷。
TBA理事长吴盈进勉励两岸青年企业家能努力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到”中国创造”,秉持”中国创造”精神,把我们的优势向全世界输出。
本次座谈会聚焦”骑乘文化对产业的促进及品牌发展的作用”、”绿色发展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以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激发创新活力”三大主题,分别由金轮总裁杨玉峰、 SRAM亚洲总经理陈鸿毅、轮峰董事长宋泽宇、久裕总经理陈松君、宝岛电动车总经理杨波、TBA秘书长周淑芳发表演说。
CBA副理事长&青年企业家工作委员会会长杨玉峰指出,中国近年来骑行风气很盛,尤其高端公路车的销售增长许多,从2021年的30万辆,到2024年已经突破230万辆,且每年骑行人口翻倍成长,再者参与骑行的大多以年轻人为主,其中女性参与占比高达30-40%。希望在各企业的积极参与以及努力提倡骑行之下,让整个骑行风气能更兴盛,更多人能加入骑行。杨总裁也建议两岸自行车青年企业家可以组织属于两岸自行车产业的友谊赛,提升影响力。
巨大集团执行长刘湧昌分享捷安特经验,以及在提升自行车骑行风气与骑行文化方面的投入,并提到将于12/8在上海F1国际赛车场举办自行车赛事的创举。此外,刘执行长也积极考察中国的bike park,强调登山车对于自行车在研发创新方面的重要性,呼吁业者一起推动登山车骑行风气,提升登山车市占率。
会后大伙聚集金轮位于成都的佰客屋精品店整装,然后骑行出发到天府绿道0公里处大合照,接着往东20km到达青龙湖湿地公园,然后折返13km到达白鹭烟汀饭店,充分体验绿道的完善规划。
2022年底启用的中国最长城市环城绿道~成都天府绿道,全程约100km,是成都新贯通的环城生态公园一级绿道。整条绿道几乎沿线绕城高速一圈,以绿道为线,共建78个“一桥一景”景观桥梁,串联桂溪山生态公园、青龙湖公园、锦城湖、三圣乡等121个特色生态公园。优美的风景、安全的骑行环境,并整合AI智能监控与安全语音警示设备系统平台,可对游客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天府绿道APP进行行为规范提醒。
参与本次座谈会的两岸自行车业者包括:巨大、美利达、桂盟、久裕、菲力、SRAM、威轮、中南金记、铁甲、轮彦、金轮、凤凰、宝岛车业、兰溪轮峰、八方、河北强久、富士达、五羊、金亨通、太仓悦博、力添玖道、厦门鸿基伟业、万佳、刑台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