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竞速小折ARCHER P18 Ultra与性能小钢炮SPEED P18实测
*使用车型
DAHON Archer P18 Ultra
DAHON Speed P18
(左Archer P18 Ultra 右Speed P18)
大行两款P18其速度的进化,性能的提升,得益于大行“快车道”技术优势,经典的铬钼钢K架几何在舒适性的基础之上,拥有可媲美公路车的刚性,尤其是超级下管+马甲线的超强组合,进一步加强整车在速度上的优势,颠覆性的设计重新划定小折在速度上的极限值,“快车道”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打破折叠车和公路车的性能壁垒,用竞技属性来赋能折叠车崭新的灵魂 —— 一车双态。
作为大行速度旗舰的ARCHER P18 Ultra,定位是一台竞速弯把小折公路车,全新的玩法、全新的操控体验,集极速、便携以及舒适性于一体,即停即走,玩转“4+2”户外跨界的最佳选择,适合追求速度、极致空间的中高端性能用户,而基于P8平台升级的SPEED P18,同样做为一台性能小钢炮,外观简约出众的SPEED P18则定位于城郊30km以内的高速骑行,适合追求速度的初阶入门用户,既能够快速穿梭街道感受奔涌的自由都市,更能探索城郊近野追逐自然气息,而ARCHER P18 Ultra则能在更远的骑行半径之外寻找新的骑行乐趣,用更酷的城市探险方式拓展新的骑行维度。
外观对比
ARCHER P18 Ultra,这台刚在“717京东骑行节”折叠车组拿下桂冠的银色战车,线条凌厉气动,拉丝银渐变涂装彰显品质,搭配弯把后整车外观更加公路气动化,银色战车急速狂飙感,目前提供电镀银、银灰两个版本。
SPEED P18,简约出众,颜值同样拉满,轻便、性能小折的灵魂指引者,给人第一感官满满都是经典之王P8的身影,除了大家熟知的经典活力橙涂装之外,共有紫、白、橙、消光灰等四个可选,外观不如ARCHER P18 Ultra来的猛烈、气动。
此外,两台车都标配“快车道”马甲线技术,整体走线更加的简洁美观。
重量、体积对比
ARCHER P18 Ultra折叠后体积为长81,宽40,高66厘米,带脚踏整重为11.8KG,SPEED P18折叠后体积为长80,宽39,高66厘米,带脚踏整重为12KG,两者都属于轻便类型,塞进后备箱,都能够无缝衔接城市和户外的双重空间。
(左Speed P18 右Archer P18 Ultra)
车架几何材质对比
ARCHER P18 Ultra和SPEED P18采用大行经典舒适性的K架几何,材质上为了满足轻量化、强度前者做了升级,诸如车身采用刚性更强的4131 Cr-Mo管材,后者为经典的4130 Cr-Mo,而且P18 Ultra的前叉也从P18的钢前叉升级为轻量化铝前叉。
(左Archer P18 Ultra 右Speed P18)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强度,ARCHER P18 Ultra采用了一根铝合金一体锻造单节竖管,对比K架纤的车架管型,外观上更加圆润优美,SPEED P18依旧是铝合金一体锻造双节,在垂直支撑性、强度上不如前者来的直接,但在调节范围上更加的宽泛。
(左Archer P18 Ultra 右Speed P18)
折叠便捷性、操作效率对比
两台车都采用了大行专利的KC接头,采用加强经四连杆结构,不仅强度高、锁紧力度好,而且设计精巧的KC结构在车架稳固度高,耦合度高保证骑行强度。
由于ARCHER P18 Ultra搭载气动弯把,在折叠及展开效率上稍微慢SPEED P18,其需要调整双束仔的操控位置,适配专属的骑行姿势,而后者采用三段调节、快扣锁紧,展开效率更加便捷。
此外,两台车都搭载全新设计的安全钩阻尼线性、操作手感清晰,扣紧力度大。
操控对比
操控感质的提升,ARCHER P18 Ultra为了更加气动,搭载总长560mm、25.4mm管径的公路弯把,这根采用大Drop小Reach值设定的弯把,不仅可以切换多样骑行姿势,优化骑行角度,而且在骑行时变得更加破风、气动,玩法更加的多样化。
而且这根小管径弯把搭配25.12mm管径的双束仔锁紧结构,可调节握距、角度以及高度,搭配不同骑行姿势,更关键的是在过减速带抬把或者摇车时强度满满,安全感十足。
反观SPEED P18搭载传统直把,操控始终稳定在一个三角平面、可玩性相对保守。
传动系统对比
尽管ARCHER P18 Ultra和SPEED P18都搭载的是Shimano SORA 2×9s套件,但在细节上还是诸多不同,首先前者搭配的是SORA大套:操控更便捷、人体工程学更强的SORA变速手柄,刹车也是采用SORA原装C夹,更加符合竞速所需,而后者则是手感硬朗的指拨变速,刹车也是传统V夹,更加符合通勤、短距离功能所需。
(ARCHER P18 Ultra)
其次ARCHER P18 Ultra搭配的传动比是搭配标准公路前52/36、后11—25t齿比配置,不仅平衡速度与爬坡,更加适合混合路况,完美符合30km半径以上的城郊户外骑行所需。
而SPEED P18则搭配前54/46、后11—25t齿比配置,更加突出54T在高速巡航的需求,另一方面46T也能够在频繁城市启停通勤中搭配小齿比使用,减少54T的压力,但是整个传动比在户外综合性上不如公路标准盘来的直接,尤其对于腿力较弱的女生而言,54T搭配13T都是一个不小的阻力。
(SPEED P18)
轮组系统对比
22寸对决20寸,451的超快与406的快,达到完美竞速效果,ARCHER P18 Ultra搭配一对提速快、惯性超好、加速响应敏捷的451铝轮组,不仅在需要频繁启停的城市通勤中,操控上能够获得精准的转向响应,达到最佳转弯半径,而且在复杂户外骑行中,高速巡航稳定、刚性强,爬坡时不会有拖脚的笨重感,起脚轻快。
SPEED P18搭配的是一对常规406窄圈,而且框高也比451更低,更加适合城市道路骑行。
轮胎滚阻等综合性能对比
ARCHER P18 Ultra搭配的是一对1 1 3/8的半光头胎,采用中间浅、两边深的纹路设计,既兼顾平路高速骑行,又能兼容碎石等复杂城郊路况,胎肩能够提供强有力的侧向支撑,此外,整条胎也很耐磨。
SPEED P18搭配一对1.35的细纹胎,专攻高速平路骑行,综合路况适应性比P18 Ultra会差一些,特别侧向抓地力。
制动效果对比
实测中ARCHER P18 Ultra搭配Shimano SORA原厂的C夹制动力性能惊艳,手感十足,贴近碟刹的效果。
而SPEED P18搭配的V夹刹车更加线性,没有C夹来的直接,刹车距离间隙更长。
配件对比
ARCHER P18 Ultra和SPEED P18均采用同款长鼻坐垫,在高速骑行时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前端在长途骑行中提供更多支撑。
两台车也都选用33.9mm管径的坐杆,坚固耐用,坐高调节范围大,适合不同的骑行人群,而且还细致标有调节刻度,值得一提的是SPEED P18搭配打气筒座杆,优点是随车携带方便,缺点是重量。
性能对比
前端操控性能对比:ARCHER P18 Ultra弯把的加入,正应了那句话公路车的尽头是折叠车的名言,得益于马甲线与超级下管强强联合,ARCHER P18 Ultra能够随时切换下把位摇车以及上把位抽车等公路车专属动作,更关键是能够采用更低趴的气动骑行姿势,将整车发挥出进阶公路车的综合性能,而SPEED P18的操控更像是山地车直把,切弯转向很灵敏,但在操控端的骑行姿势丰富性上大打折扣。而且ARCHER P18 Ultra搭配的双束仔可以上下正负角度自由调节,这也是山地、公路所缺失的,对于不同臂展、身高的人前三角骑姿伸长度兼容性更广。
高速巡航性能对比:大行全新“快车道”技术给P18 Ultra提供强大车架心脏,马甲线与超级下管能够在高速骑行时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刚性,提升高效踩踏效率,从新款P8、P18到P18 Ultra的竞速属性增强,轻松达成30km/h的平路巡航,而配置拉满的P18 Ultra则能够达到更快的35km/h+巡航速度,而且整车骑行轨迹始终保持在一个点上,性能惊艳,此外,伴随速度的拉升,P18 Ultra在高速中遇到颠簸,铬钼钢材料能有效缓振,在高踩踏刚性和材料舒适性之间得到一个完美平衡,这也是很多进阶公路车所达不到的设计水准。
转弯性能对比:相对比ARCHER P18 Ultra在平路巡航的速度优势,SPEED P18在转弯时的侧向支撑性比ARCHER P18 Ultra同样出众,一方面得益于1.35宽胎的侧向抓地力,另一方面451宽圈稳定的优势体现出来,入弯稳、出弯快。
爬坡性能对比:大行“快车道”技术赋能K架更灵活的爬坡启动轻快,丝毫没有铝轮的拖脚感,在同样坡度上,SPEED P18传承了P8强悍的爬坡性能,并发挥的淋漓尽致,踩踏轻松、平缓;专攻平路竞速的ARCHER P18 Ultra则需要提前掌控节奏,此外,如果要爬坡效率更高更轻松,后期飞轮也可以升级到34t左右。
综合性价比:官方售价为5798元的ARCHER P18 Ultra在骑行性能上更像是一台完美弯把公路车,将竞速属性拉满,竞技配置也是一步到位,完全不同于传统折叠车的全新玩法,无论是城市通勤还是户外长距离综合骑行中每一次踩踏都是信心满满;对比官方售价4398元的SPEED P18,更像是P8的速度升级版,在这辆车上既能够找到P8综合、稳定、轻便的旗舰小折优点,更能在起脚的时候找到更快的速度感,但和ARCHER P18 Ultra那种极致的竞速骑行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境界还是略有差异。
注:图文仅供参考,产品配置及规格以实物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