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电动车产业高峰论坛暨中自协助专委年会顺利召开!
2025年10月23日上午,由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领航新国标,智造新未来”电动车产业高峰论坛暨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年会于南京国际博览中心5号馆主论坛区隆重举行。论坛由江苏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副秘书长陆子禹主持,中国自行车协会行业发展部主任郑小玲致辞;原中央编办副主任、中轻联党委书记、会长张崇和,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刘素文,江苏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卢载贵、原二级巡视员马小平,南京市贸促会一级调研员沈锦权,越南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协副主席冯明月,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陆金龙、北京中轻联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执行主任高燕、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轻出行及动力总成部部长吴琼、华测检测电子事业部总经理、常州红海监测站董事长王晓谦、安徽青阳县政协主席胡俊、台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胡东文、雅迪集团商用车公司副总经理杜艳、九号科技有限公司政府事务部总监徐文韬、极酷品牌创始人蒋平、首驱科技渠道管理总监朱琪、小安科技公司COO刘宇飞、泰比特产品线副总经理刘飞、南都电源民品事业部总经理陈超、中兴派能轻动力事业部销售总经理朱怀中、星恒国内两轮车电池事业部营销副总经理杨哲、合源锂创公司董事长刘敏博士、中国钠电PACK事业部营销副总经理奚宁宁等领导嘉宾、企业代表共计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秘书长郑小玲
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秘书长郑小玲发表开幕致辞,她围绕行业发展现状、政策影响、协会工作及未来建议展开了分享。
(一)国内市场
政策合力激活消费潜力新国标与“以旧换新” 政策形成合力,极大激发市场活力。截止 6 月底,全国收旧、换新总量达 846.5 万辆,直接推动行业营收与利润同步高增(分别增长 30.8% 和 47.7%)。
(二)出口市场
海外成增长新引擎 电动自行车出口量 2023-2024 年连续两年增长超 10%,东南亚是中国品牌出海首选地;欧洲市场以 e-bike 为主,对产品标准和本地化率要求高;北美市场偏好大型电摩与电动滑板,但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需重点关注。目前外销占比仍低,在全球电动两轮车市场中份额提升空间广阔。
(三)政策导向对行业的影响
2024 年底以来,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行业规范条件》为核心的政策体系落地,推动行业从 “规模扩张” 向 “质量竞争” 深度转型,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企业从 “低成本竞争” 转向 “技术创新驱动”。
▲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陆金龙
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陆金龙作出了行业全景报告。
报告指出,2024-2025年,中国电动两轮车产业成功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突围”的关键转型。
报告显示,行业呈现出“国内调整、海外高增”的双轨格局。2024年海外销量成为核心增长动力,2025年在以旧换新政策与新国标实施的双重刺激下,国内换购需求集中释放,行业迎来营收与利润的同步增长。
陆金龙强调,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的完善筑牢了产业安全基石,而工信部“白名单”制度的深化则加速了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推动资源向头部和优质企业聚集。在全球化方面,中国品牌正从“产品出海”迈向“产能出海”与“品牌出海”的新阶段,通过本地化运营深度融入全球市场。
展望未来,行业将呈现“头部集中、技术驱动、全球竞争”的态势。企业需把握政策红利,聚焦电池、电控等核心技术研发,深耕细分场景与用户需求,并加速数字化与规范化运营,方能在产业变革中实现可持续增长。
▲北京中轻联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执行主任高燕
在本次论坛上,北京中轻联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执行主任高燕发表了主题演讲。她指出,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产业的意义远超“合规”本身,其核心价值在于“规范”与“引领”并重,是推动产业从“被动合规”向“主动领航”跃迁的 “升级推手” ,而非“约束门槛”。
高燕主任强调,企业应摒弃低价竞争,转向以技术、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价值竞争。她提出,产业未来需要通过“制造升级” 来承接新国标,具体体现在: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演进,从单一生产向生态服务蜕变,并最终实现从“合规制造”到 “价值创造” 的未来跃迁。
她总结道,贯彻落实新国标是全行业的共同责任,未来的“价值赛道”将是合规基础上技术、质量、服务、生态的共生体,旨在真正提升消费者的骑行体验。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轻出行及动力总成部部长吴琼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轻出行及动力总成部部长吴琼部长指出,新国标通过强化防篡改设计、引入车辆定位监测与数据协同等要求,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本质安全水平,并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是行业向规范化、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契机。她强调,新国标为新材料(如合金、碳纤维)和智能化技术(如北斗、OTA)的应用提供了明确方向,将带动行业享受互联网与数据化红利。
同时,她也分析了行业面临的挑战,包括需要在安全性与轻量化之间取得平衡,以及构建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管理与服务的全链条责任体系。她呼吁行业加强自律,严格落实新标准。
最后,吴琼部长提示了重要的政策时间节点,并介绍了国家关于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强化监管方向,为企业的合规操作提供了明确指引。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电子科技事业部总经理、国家轻工业自行车质量监督检测常州站董事长王晓谦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电子科技事业部总经理、国家轻工业自行车质量监督检测常州站董事长王晓谦在论坛上指出,新国标的实施为电动自行车行业开启了电子电气检测的新时代。
他强调,随着新国标对车辆定位、数据通信等要求的落地,如今的电动自行车已从传统交通工具演变为集通信、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科技载体”,其产品边界日益模糊,属性趋近于消费电子产品。这一变革带来了电磁兼容、无线管制、网络安全等全新的检测维度。
面对行业智能化升级,王晓谦介绍了为满足新国标要求而建设的先进实验室网络,其常州站点已投入EMC电波暗室、电气安全、可靠性测试等关键设施,致力于为行业提供从频谱安全、电气安全到网络安全的全方位检测认证服务,以专业能力护航产业的安全与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青阳县政协主席胡俊
在本次论坛上,安徽省青阳县政协主席胡俊向与会嘉宾重点推介了青阳县着力打造的镁合金轻量化电动两轮车产业。
胡俊主席介绍,青阳县坐拥30万吨年产能的安徽宝镁项目,镁资源供应充足,并以此为核心,将镁产业作为全县首位产业。他指出,随着新国标对整车重量和塑料占比的严格限制,镁合金以其轻量化、高强度、减震性好及成本可控等综合优势,成为替代传统塑料和金属材料的理想解决方案,预计在未来三年,镁合金在电动两轮车领域的渗透率将超过50%,市场前景广阔。
他强调,青阳县拥有全国唯一的镁水直供短流程产业园,能有效为企业降本增效,并已规划5000亩专业产业园,集聚了从原材料、压铸设备到关键零部件(如车架、轮毂、覆盖件)的完整产业链条。最后,他诚挚邀请广大企业家赴青阳实地考察,共同开拓轻量化电动两轮车的“镁”好未来。
在以上各位嘉宾的精彩演讲之后,思想的火花在交锋中愈发闪耀。随着各位专家从宏观趋势、政策解读、检测认证及地方产业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新国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论坛随即进入了圆桌对话环节。各方观点在此交汇碰撞,共同就“如何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动能”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更深入、更多维的探讨。
新国标引领下的电动两轮出行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新国标开始实施,分享了新国标引领下的电动两轮出行市场的发展趋势、面对新国标的到来,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以及两轮车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所在何处。
▲协会陆子禹、台铃胡东文、雅迪杜艳、九号徐文韬、极酷蒋平、首驱朱琪、小安刘宇飞、泰比特刘飞
新国标引领电池安全
各电池企业发言代表嘉宾分享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优化,来平衡安全标准升级带来的成本增加、在研发周期、产能调整及认证流程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以确保产品合规以及展望未来在新国标对两轮车电池安全性、性能等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固态电池产品有哪些独特优势,能够为两轮车产业带来怎样的变革与提升
▲协会陆子禹、南都陈超、中兴派能朱怀中、星恒杨哲、合源锂创刘敏、中钠奚宁宁
本次论坛在思想碰撞与共识凝聚中圆满落下帷幕。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新国标的实施并非终点,而是中国电动两轮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起点。
会议形成了清晰的行业共识:未来,产业竞争将超越单纯的价格与规模,转向一场关于技术含量、安全标准、用户体验与全球视野的全面竞赛。政策为行业划定了安全的“底线”,而企业则需要以“主动领航”的姿态,共同抬升发展的“天花板”。
从宏观趋势到微观实践,从国内换购市场到全球出海蓝图,本次论坛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廓清了迷雾,指明了方向。一个更加规范、安全、智能、绿色的电动两轮车产业新图景正在浮现。站在新国标的基石上,全行业唯有携手共进,以持续创新回应时代命题,方能行稳致远,共赢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