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距离冲刺怎么做?

短距离冲刺怎么做?

短距离冲刺怎么做?

      在自行车比赛中,选手需要面对各种挑战,无论是突破集团重围,还是终点前超车,短距离冲刺(Sprint)可说是每位选手必不可少的技能,同时也能够为比赛带来不少看点。单车志幸运邀请到曾可妡来为我们讲解她是如何训练短距离冲刺,以及怎样在赛场上实际应用。

什么是短距离冲刺?

      短距离冲刺是指人在短时间内以最高速度进行跑步或骑行的活动,过程通常会持续数秒钟;这类活动的训练旨在提高选手的爆发力和短期耐力。此外,短距离冲刺还能对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新陈代谢提供很大帮助。

      在单车圈中,短距离冲刺也是“攻击”(Attack,单车术语)的一种,通常选手只要加速超车或是离开集团就可称作“攻击”。曾可妡表示,会做冲刺主要有二个目的,一是拉开距离;二是消耗对手体力,因此冲刺不是只有在接近终点时才会发生,比赛刚开始可能就会出现,这是一种“间歇”的概念,每分每秒都有可能。

姿势要领

      曾可妡提醒,冲刺时的姿势跟视线都很重要。首先,手一定要牢握下把,注意手臂不能死锁,尽量放松;肩膀不要太紧绷、僵硬,也不要太低,不然会看不到视线前方;维持核心稳定,才能进行有协调的冲刺,如果冲刺时身体协调没有搞好,瓦数可能就会提不起来。

▲进行短距离冲刺时,一定要牢握下把,且手臂跟肩膀也要保持放松。

注意要点

      安全一定是最优先考虑,并且选手在赛前也会先做功课,把比赛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反复模拟多遍,再和队友制订战术。曾可妡分享,她在比赛之前会进行场勘,然后尽可能把所有比赛路线记在脑海,如果是终点冲刺,则必须知道最后的路线是笔直还是弯曲,才好清楚当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公路赛里,除了体能与技术,还有心理博弈的成分。曾可妡透露她会观察对手的脸部表情、呼吸状态,藉此评估目前是否可以发动冲刺,如果可以,最好也能够预测对手的走线,剩下的则可以观察风向、场地路线等。“假如说我看到前面有一个缓坡,大概5、600m甚至1km,那我知道那是我的优势,我就会在那个路段发起攻击,把更多人甩开。”

      不过,只要是比赛,便多少伴随风险。曾可妡最后分享自己通过短距离冲刺,在2019年环冲绳比赛上夺冠的例子。她回忆道:“途中虽然都是爬坡,但最后是平路进终点。在终点前就已经想好大概几百米的时候要冲,最后我也成功的在当时的4 人集团中冲到第一名。”

平时多重训 积累冲刺实力

      好的“软件”还需好的“硬件”搭配,才能完美发挥两者功用。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平时没有多加锻炼,即使比赛途中不断向对手发起冲刺,最后先体力不支的可能是自己。所以,为了使身体能够负荷这样的活动,重量训练也非常重要。

      重训的项目有很多,就曾可妡而言,她最常做的是跳箱、深蹲起跳、高翻(Power Clean)以及杠铃肩推,只要是能够训练肌力跟爆发力的项目,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她有时也会找人“斗牛”(陪练)实战,或是通过汽机车加速的方式,模拟赛场上的实际超车状况;训练菜单因人而异,她个人平常每礼拜重训2次,然后实战练习则应比赛计划有所不同,有时候一个礼拜1 、2次甚至更多。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