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盘实战又几何?对比圆盘喋喋不休

椭圆盘实战又几何?对比圆盘喋喋不休

椭圆盘实战又几何?对比圆盘喋喋不休

  在上篇推文<难以抉择?何以区分圆盘与椭圆盘?>中,纽胜编辑Jack通过室内机器测试了椭圆盘与圆盘的功率差异,虽然得出的结果也让人很意外。

  不过,纽胜此次将使用椭圆盘与圆盘进行户外对比测试,那结果又有何不同呢?

  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且慢!事先声明:纽胜团队并没有偏袒任何厂商,这些硬件亦非厂商提供的产品。所以,测试结果纯粹是自己的研究结果以及心得感想,不一定是最准确的实验结果,但也许是个人使用中最真实的呈现。

常见椭圆盘宣称的作用

  根据ROTOR、O记、Ridea等官网信息,其都宣称使用椭圆盘可加速通过位于齿片12点钟的上死点及齿片6点钟的下死点。

椭圆盘可以优化踩踏死点

  并且,现今的椭圆盘片设计也有采用双椭圆的交叠方式,用以达到最好的施力加压並规避了多数人在惯性力产生的踩踏死点,以达到更好、更有效率的踩踏输出。

椭圆盘过往设计与差异性

(注解:Biopace是1980年代期间Shimano推出的椭圆盘片)

  并且,其椭率加大的作用是使你出力时加大齿轮比,例如:发力点踩踏时你的齿数是50齿可变为53齿,而在通过上下死点时则缩小齿轮比,因此比起圆盘能骑得更快、降低心率、减少血乳酸。

  因此,据说椭圆盘省力X%、乳酸堆积减少X%、提升踩踏效率X%、减少膝盖伤害等等...换而言之,也就是踩踏比较轻松的意思。

主编使用感想

  本人使用椭圆盘已经有一段时间,印象中是在2010年开始。

  当时,由于减少膝盖负担和降低乳酸消耗这两项便让本人非常心动,于是便将自己所有盘片都换上了椭圆盘片,加上爱车看来也挺威风的!

  不过,当时并没有想到可以提升性能或者关联到功率数据的认知,所以也未曾去尝试这样的实验举动。

  所以,这次有别于过往的硬件测试,对于盘片的选择也许是一个崭新的测试局面!

本次测试用车(使用椭圆盘设定)

测试内容声明:

  本篇文章与探讨的实验数据以及呈现方式,可能有别于以往的简易、诙谐模式,加上字数接近5000字,可能有些繁琐与重复,若是失去耐心与专注力而看不下去属于正常现象,因为做科学验证属于较为枯燥的篇章,纽胜在此也先道歉,让客官们伤眼了!

  您也可以直接跳到结论部分进行阅读,或者可以重复阅读几遍后,也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讨论,也许是最快且深入了解的方式。

  认真阅读的你是最可爱的。

椭圆盘&圆盘户外测试准备ing

实验的条件设定:

  实际以功率器材记录与测试,最终结果用训练软件或其他图表方式呈现。

必须注意的事项:

  • 1. 当天测试:避免温度、顺逆风、车流量等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 2. 同样的器材:车架(Tarmac SL5)、轮组(35mm 碳刀)、功率器材(P2功率锁踏)。
  • 3. 同样的路段:采用不同的高低踏频变化和站姿、坐姿骑乘数据。
  • 4. 功率器材:在出发测试前需要用表头校正过一次,骑乘过后也进行确保数值差异一定范围内。

PSS 1:

  首先要确认用于对比测试的Powertap P2功率锁踏的精准度,由于SRM功率牙盘BCD为130规格,无法使用52/36等盘片,故先将SRM与Powertap P2做功率源的数据比对,并确认差异数值在一定规范之内(平均2%内)。

功率源对比测试

  (之前网络讨论过的P1、P2在摇车骑乘时会有功率偏高的情况,也符合纽胜实测的结果)

  在比对功率源的过程中,发现Powertap P2在站姿骑乘的数据会较为明显的高2%,不过还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

第二组功率源对比测试

  在第二组测试图表显示出,以每秒钟的数据/功率的图表当中,其实结果SRM:324W与P2:325W比对之下,两者功率差异仅0.31%。

椭圆盘&圆盘户外对比测试

PSS 2 :

  路段一:890米,6%(Strava默认资讯)的短坡,运用小盘作二次不同的踏频变化的测试(踏频设定分别为90以上与85以下),并再取一趟全程上坡都采用大盘的数据。

  路段二:200米,7.5%的短陡坡:取全程小盘并用摇车的数据为结果讨论。

  所以,路段一则有三个数据,而路段二则有一个数据呈现,椭圆盘一共有四个数据,圆盘亦相同。

会变动的设定条件:

  同样的盘片,产生出不同的结果(功率、距离、心率、踏频跟速度的变化)

  同样品牌的盘片:西班牙的Rotor (Q-Rings & NoQ)

Rotor椭圆盘:53/38T (BCD110) & Rotor圆盘:52/36T  (BCD110)

PSS 3 :

  原有的椭圆盘片在早上的测试过后,要进行一个更换圆盘的拆装动作,耗时大约一个半小时左右。除了盘片拆装之外,还有前拨调整与链条长度变更。

  这也是相当考验技巧与耐心的过程,纽胜选择自行更换,故不前往车店请技师更换。

  因为,天气炎热而来回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且来回路程可能超过35公里则作罢。

  所以,看到此篇内容的车友请不要见外提出为什么要分为早上与下午分头测试。

测试结果与数据分析

WKO4显示早上测试相关数据

WKO4显示下午测试相关数据

测试数据简化呈现(数据图1)

  原始数据导入到WKO4与Golden Cheetah可以观看且分析个别实验组的差异,由于WKO与金豹的数据表达都过于复杂(請见下图所示),而且而且不容易看到特细微的曲线差异,故纽胜分别用简化表格显示出实验数据的结果。

金豹功率对比分析 T2功率相关数据对照表

实验分组:

  第一组实验我们命为Test-1

  椭圆盘跟圆盘比对,踏频90以上:简称T1

  第二组实验我们命为Test-2

  椭圆盘跟圆盘比对,踏频85以下:简称T2

  第三组实验我们命为Test-3

  全程大盘:简称T3

  第四组实验我们命为Test-4

  急陡坡全程摇车,踏频90以上:简称T4

  其实,我们可以在(数据图1)看到几个共通点,功率上纽胜尽量控制在320瓦左右,踏频则是依照每组的要求而去配合,基本上到达终点的时间也都很接近,我们可以看到T1的38T功率是320瓦,与T2的36T以及T3的52T的实验结果都是相同的功率数据,甚至时间都是相同的结果,可以说是一致的结果吗?

  再者,就是关于心率方面,由于早上的平均心率是比较低的,下午的心率数据则可能会高那么一些,所属正常,身体难免会有疲劳反应出现。

固定时间:将T1~T3的实验结果在2分20秒的结果之下讨论(数据图2)

   在固定时间之下,我们可以看到距离最长者获胜,T1的36T在高踏频之下确实有着明显优于38T的结果。若是时间拉长到60分钟则有接近800米的差异,换算下来就是两分钟的优势了。

  在T2的实验当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对于踏频低于85以下的情况,似乎彼此都没有多大优势,代表着上坡时你的踏频越低,则可能时间上的效益是不会站在你这边太多。

  在T3的实验当中,纽胜依稀强烈感觉到两者在大盘上坡的那种踩踏死点差异,椭圆盘可以让你感受到死点明显避开了,似乎是保护了你的膝盖与减缓你的肌肉压力,但是结果却让人很讶异?在相同的时间之下却差距了有28米的距离,或是时间拉长到30分钟则有着455米的差异,60分钟则有着910米的差异。

  结果让人很吃惊!

固定距离:将T1~T3的距离由890米规范在800米的结果之下讨论(数据图3)

  在固定距离之下,我们可以看到用时最短者获胜,可以看到T1的36T在高踏频之下确实有着明显优于38T五秒的结果。由于纽胜平时的骑乘齿比都是39T的齿数,当下换成36T是真的不太习惯,鉴于实验性质的需求,也就是尽量朝着实验的步骤走下去。

  不过,这样的结果也让纽胜很讶异,居然有这么明显的差距?若是时间拉大到60分钟,则有接近150秒的差异,换算下来就是两分钟多的优势。未来遇到爬坡导向的赛事可能让纽胜也要放弃标准盘片的设定了?

  在T2的实验当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平均功率都是323瓦,跑出来的距离都很接近,但是在踏频上,36T还是略高了一些,成绩上还是省下了两秒钟。请原谅纽胜当时没有将36T的踏频控制在80以下,但你应该能理解,当下很难去控制到功率、心率、踏频都处于一个公平状态,但是对于踏频低于85以下的情况,都不太会跑出一个理想的成绩出来。

  在T3的实验当中,毕竟53T/52T只差了一个齿数!在相同的距离之下却有着4秒的差距,或是时间拉长到30分钟则有大约60秒的差异,而甚至到60分钟则有约120秒的差异。

椭圆盘与圆盘的对比结果?

结果一:为什么上述都没有提到T4实验呢?

  因为答案在第一张汇整图中就明显知道是圆盘的36T胜出,可能是摇车与陡坡的设定加上38T的齿比并没有36T来得有效率?36T硬生生多出了16米的差距!(是否38T盘片形变量较大?)

  结果二:在T1实验中,我们明显地看到高踏频设定下,圆盘且是36T齿比是比较具有幾秒鐘的优势(数据图3),但是假设这次的距离拉长到10公里甚至20公里,结果会是一致的吗?当然实验者要在一天之内进行两次相同的实验并要将功率、踏频、心率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可能也不见得是件轻松的事。

  结果三:在T2实验中,踏频低于85rpm貌似是没有优势的,纽胜本身也是有踩踏较重的习惯,经过这一次可能会去调整并改善爬坡的踏频与功率输出。

  结果四:在T3实验中,往往有人说挂上大盘爬坡没有好下场,真实是如此?此次的结果是可以在800多米拉开好几秒钟的时间差(数据图2),那我们可能就要重新考量一下为什么?若是今天面对的赛事场地都是丘陵地形,每每遇到一个三、五百米的坡,可能真的是要挂上大盘且在较高功率的输出之下度过这个坡了,且这会较快也省力是个事实。有可能在激烈的一、两小时的赛事下来,真的有那样巨大的秒数差异?下次不妨试试看大盘的齿数再小一点点会更有效率也不一定噢。

测试总结

  由于器材关系与实验条件因子可能跟其他盘片实验有些不一样,所以造成的结果呈现也会有点不同。不过可以知道的事,盘片越小在坡度上的优势是明显的。

  无论在:1.上坡高踏频(90以上)与 2.低踏频的设定之下(85以下),甚至 3.上坡挂大盘的数据结果都是偏向于轻巧的齿比搭配。最终在 4.急陡坡的结果也是一致的!归纳到这些年在三大环赛的职业车手的齿比也纷纷逐渐是这样的方向在看齐!

  所以,此次的最佳齿比选择是「圆盘的52T+36T」!

  相较于上次的机器测试都显示出扭矩效益越高之下的结果,可能圆盘盘片就是每个车手的好选择、椭圆盘可能是给踩踏效率不好的人去改善、或者减缓骑乘时造成的关节不适或膝盖疼痛?

  另外,纽胜的踩踏效率可能是比较不好或是比较好的?导致此次的实验当中並没有完整的显示出椭圆盘片的优势。但是,纽胜之前于上海飞艇室Fitting模拟车测出来的结果是踩踏效益高于川藏车手约两倍之高。

Strava原始数据截图(早上&下午测试)

  该路段在Strava的各项记录的简易图(默认890米的同等距离)

  由于个体的踩踏效率与功率输出是过度浪费、还是能夠節省体能、也许椭圆盘片在长途的跋涉是更有效益的?可能就会有个更明确的答案出现...

  纽胜也很期待相关的硬件测试推文,也期待大家给予更多的意见与支持!

检讨Q&A

Q:盘片的规格有点不同!?

  A:对!没错,都是BCD110,但是齒比分椭圆盘53/38T、圆盘是52/36T。但都是朋友提供的器材,所以纽胜并没有将之区别。但是就结构学来说,由于BCD直径范围一样的基础下,齿比越少者形变量越低是众所皆知,可能是否是因为此关系影响了整个实验的结果?也许就是下次再测试相同规格之盘片可以揭晓?

Q:为何不用SRM功率牙盘测试?

  A:纽胜肯定想这样做,但是因为SRM盘爪BCD不允许,只好使用Powertap P2,并且已经做了功率源比对,数据差异是在可接受范围内。

Q:为何不在较长的坡进行测试?

  A:那要驱车前往较远的地区进行实验,确实有点难度,不过日后会列入考量,或者找专业车手来进行测试,平均的功率数据也较高。或是你愿意当实验小白?

Q:盘片的测试顺序更改!?

  A:对!没错,据说平时用圆盘,换成椭圆盘片之后会产生「涡轮效应」,会更有明显的提升效果。不过纽胜并没有将之列入考量,因为平时都用椭圆盘片较多。

Q:会有其他功率器材测试?

  A:这是纽胜的爱好,肯定会有许多相关的测试,但是碍于种种原因,不一定每次能够顺利的表达出来。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