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一​破除骑行中的那些谣言

逐一​破除骑行中的那些谣言

逐一​破除骑行中的那些谣言

自行车圈有些东西在车友间口口相传,而且还传得神乎其神,真真假假对于新加入的骑友来说真是不知如何分辨,本篇就为大家列举出骑行圈流传最多的几条谣言,初入骑行圈的小白请从头开始认真看。

谣言一:女生不要骑车,会变成肌肉女的

辟谣:与此谣言类似的还有“三个月教你变成肌肉猛男”之类充满噱头的文字,其实肌肉并不好练,他需要大量的训练+规律的饮食和作息。假如真想练出一身健美的肌肉,就必须要经过大量严格的无氧训练,并且结合规律的作息,以及搭配促进长肌的饮食才有可能实现,对于纤瘦的女性来说,练成肌肉女的周期也至少要8个月。而骑车是有氧运动只会消耗你的热量与脂肪,并不会增加你的肌肉,所以女孩子们,不用担心你们骑骑单车就变成肌肉女啦

▲骑行是有氧运动,更有助于瘦身塑型。

谣言二:运动必须流汗才能减脂

出汗,只能说明你的身体热了,需要通过排汗降低温度,和减肥效果无关。出汗以后,体重肯定会减轻,但减的都是排出的汗水,只要补充了水份,体重又会回来,任何运动均可使肌体产热、排汗,夏天就是一动不动,稍微走走也会出汗,你脂肪开始消耗了?所以不能简单地以排汗量衡量减脂效果。

人是恒温动物,体温的动态平衡通常就是人体代谢不断产生热量和散失热量的平衡。出汗是人体比如剧烈运动中产热过多,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人体温度或高温同时高湿度环境下,人体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散热途径不能有效散热时的一种最高效散热途径。可见,运动导致的快速过量产热只是出汗的一种原因,因此,不能单纯用是否出汗来评价运动强度。

辟谣:流汗与否与消耗热量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而且减脂的本质没那么复杂,就是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热量,只要你有运动都会消耗热量,消耗热量的多少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以及运动个体的体重有直接关系。

▲出汗,只能说明你的身体热了,需要通过排汗降低温度,和减肥效果无关。

谣言三:停止运动后,肌肉会变成脂肪

因为脂肪的分解对肌肉的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仅仅是一点而已,因为脂肪代谢中的确会产生一部分氨基酸,这部分氨基酸对蛋白质补充有一定作用,但是大部分氨基酸的摄入还是靠平日的饮食。因此肌肉和脂肪的关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事实上,肌肉与脂肪之间是不会相互转化的。运动专家指出,把脂肪变成肌肉或肌肉变成脂肪都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人体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组织:一种是纯脂肪组织,另一种是不含脂肪的组织。

辟谣:国外著名养生专家多纳说:肌肉是一种较为密集的物质,而脂肪则比较密实。即使你停止运动,肌肉只会变得有些松弛或萎缩,但不会转化成脂肪。反过来也不会成立。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不会使脂肪转化为肌肉。

一般情况下,人体肌肉是通过超负荷的刺激及适当的休息及补偿蛋白质而变得发达起来的。无论你是想增加肌肉块还是增加肌肉耐力,都需要在锻炼中把每一块肌肉练得透彻。现实中停止运动后复肥或者反弹的例子只是因为基础代谢因停止运动后肌肉萎缩而变低,加上规律运动的消耗的热量也不存在,若饮食又无法控制那么反弹复肥就会发生,表面看还以为肌肉变成脂肪了,实则不然。

▲事实上,肌肉与脂肪之间是不会相互转化的。

谣言四:自行车越轻越好骑

有人认为,单车越轻越好骑,的确,现代运动自行车的轻量化是一个趋势,重量较轻的单车在爬坡中会占有很大的优势,操控性上会更灵活,存放运输也会更加便捷。从某种意义上说,轻量化是衡量一辆车价值的重要标准。那么,据此就能说,单车越轻越好骑吗?这完全是个误区。

辟谣:自行车是以骑行者的体力来做发动机,一个人做功大概是0.5匹。一辆自行车,如何减少你做功的损耗才是决定你骑起来是不是费力的核心所在。除车子的自重外,至少还有四个因素决定着减少做功的损耗:1.轮组的硬度和轴承的润滑度;2.车架的刚性;3.避震器合理的回弹速度;4.轮胎的抓地力与回弹的合理分配。

所以,欧美人大多会关注车辆的耐用性,对重量的要求并不会放在首要的位置,这也是国外大品牌的中低端车重量远超预期的原因。重车在平路中能体现惯性优势,在风中骑行也有较好表现。轻量化不能以牺牲车架的刚性和配件的耐久度为前提,盲目求轻量是不理性的选择。能达到以上要求,配件一般会选用比较昂贵的材质和较高的加工工艺,这需要你兜里的银子够充足。而国际自行车联盟(UCI)对下属比赛的要求都是整车不低于6.8KG,当然有好些车队的自行车重量是比这个轻,都需要配重,大部分车队都是通过轮组上的轴承来增加配重,比如佳能戴尔车队就通过把陶磁轴承换成钢轴承来增加配重,也有通过辐条把碳的换成铝的来增加配重。

▲影响单车的因素有很多,轻量化也是高端车的趋势,但越轻越好骑完全是个误区。

  有时候,“大家都这么说的”说法不一定正确,不要盲目跟从,多跟专业的车店、车友交流,多看看专业的书籍杂志,才是了解骑行的正确打开方式。

单车志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更多相关